![]() |
首頁 > 美迪醫訊 > 醫藥產業國際化探析 積極而艱難的歷程 |
醫藥產業國際化探析 積極而艱難的歷程 【?2008-10-16 發布?】 美迪醫訊
大多數中國藥企進入國際市場的主要目的是尋找市場,特別是在國內醫藥市場復雜多變、波動較大的形勢下,醫藥產品出口成為消化過剩能力、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和拉動國內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以主要出口產品維生素C為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維生素C生產國,年生產能力可達到11萬噸,2007年的實際產量9.6萬噸,而出口量就接近7萬噸,國內僅消耗約2.6萬噸。實際上,許多大宗原料藥產品早已不停留在滿足國內需要上,而是更多地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這些需求既來自歐美等規范市場,也有來自印度以及非洲等非規范市場。 與此同時,近年來已有相當多的企業為實現其他目的紛紛走向國際,要么利用勞動力和資源優勢對外進行投資;要么為尋找更多的資本支持,按照西方上市公司進行新的包裝,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地上市融資;要么為掌握新的研發技術與產品,并購國外企業;要么為便捷地融入當地營銷網絡,以本土化的管理方式在外設立分公司或合資公司等。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藥企走出去,國際化動因開始呈現多樣化趨勢,而力圖通過這一過程加緊進行海外學習,積累更多的經驗,摸索新的發展模式成為這些走出去企業的共同特點。 當前,大多數中國醫藥企業主要采取貿易方式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據不完全統計,當前中國有從事國際貿易實績的企業超過4萬家。長期以來,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貿易一直保持平穩快速的發展態勢,2000年以來年均遞增20%以上。2007年,進出口額創歷史新高,達到385.9億美元,同比增加25.6%。貿易競爭指數從2001年的0.12上升到2007年的0.27,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加強。中國在原料藥出口方面具有相當的國際競爭優勢,某些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有支配地位,例如維生素C、撲熱息痛、青霉素工業鹽和糖精鈉的出口分別約占世界貿易量的65%、40%、60%和90%。然而,中國醫藥企業出口以初級、資源類產品為主,原料藥出口比重大,占總出口的54.3%,如不計醫療器械類產品,則占出口的82.8%,高技術含量的化學藥品制劑和高端醫療器械產品仍然沒有改變持續逆差的局面,而且醫藥進出口占全國外貿進出口比重小,2006年僅為1.7%。 與對外貿易相比,盡管中國醫藥企業的對外投資數量和金額不大,但卻呈現愈加積極的態勢。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醫藥生產企業開始試探性地對外直接投資。1987年,中國青春寶加拿大分公司成立,這是中國中藥行業在境外與外商合資經營的第一家企業。現在,中國醫藥生產企業在美國、日本、新加坡、肯尼亞、墨西哥、加蓬、越南、蘇丹等國家和地區都投資興辦了企業,1998年,上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在蘇丹喀土穆設立工廠,生產青蒿素產品。2006年初,中國國藥集團在越南設立的西藥制劑工廠開始試生產;同仁堂作為中國最大的中藥企業,在歐美和東南亞等地開辦二十多家分公司(藥店),通過“以醫帶藥”的方式逐步發展。此外,三九集團曾嘗試收購日本東亞制藥,成為第一個敢于兼并國外企業的中國藥企。2007年,以研發外包為主業的藥明康德以約1.4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生物學服務和醫學設施供應商AppTech公司,成為國內醫藥界首個獲得成功的海外購并案。2008年初,邁瑞醫療國際有限公司成功收購了美國Datascope公司生命信息監護業務。具有40多年技術積淀的Datascope公司在美國300床以下中小醫院監護市場占據50%的份額,在歐美擁有高效的直銷及服務網絡,這些營銷網絡可以幫助邁瑞開拓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近年來,深圳邁瑞等20多家企業,紛紛以IPO方式在美國紐交所、納斯達克、英國倫敦AIM以及新加坡等地上市。醫藥行業已位居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前五大行業之一。上市公司的產品包括醫療器械、生物醫藥、中藥和保健品等。相比之下,美國紐交所和納斯達克成為越來越多中國藥企的首選。新一輪的海外上市融資潮流,對中國藥企跨越市場壁壘、更快地進入所在市場的營銷領域,吸納國外資本用于產品研發和生產設施建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總體來看,中國醫藥行業對外投資還比較少,正處于起步階段。與其他行業的海外資本運作相比,無論是數量、規模還是效益,中國藥企仍然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需指出的是,隨著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不斷深入,中國醫藥企業也成為國外對華貿易救濟措施的重點目標,中國遭受的第一起反傾銷案就發生在醫藥領域,即1979年8月歐共體對從中國進口的糖精鈉實施反傾銷。中國遭受的國外第一起反壟斷案也發生在醫藥領域,即2005年初美國Ranis公司和Animal ScienceProductsInc.公司華藥、石藥、東北制藥等多家維生素C出口企業高價壟斷維生素市場。同時,中國企業也不斷遭遇國外知識產權方面的調查。如2006年5月初,日本味之素集團旗下芝加哥Aji-nomoto HeartlandLLC對大成生化公司多項賴氨酸飼料添加劑及基因方法申請“337”調查。根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1990年至2007年6月,中國醫藥保健品共遭受50起國外反傾銷調查,中國企業參加應訴的有24起,應訴率不到50%,而在應訴的案件中完全勝利的只有2起,對方主動終止調查的3起。在中國企業對外實施反傾銷等貿易救濟措施方面,只有2007年6月西南合成制藥公司對原產于印度的進口磺胺甲?f唑征收反傾銷稅這一起案件贏得勝利。 本文關鍵字:
醫藥
《美迪醫訊》歡迎您參與新聞投稿,業務咨詢: 美迪醫療網業務咨詢更多關于 醫藥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